(资料图)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钟卫红 □中医师 禤影妍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为人体六大致病因素。其中,以湿邪引起的相关疾病治疗难度最大。《黄帝内经》认为:“百病皆由湿为患”,这是因为湿邪为患,很少单独“作案”,往往与其他致病因素“狼狈为奸”,如风湿、寒湿、暑湿、湿热等。在“六邪”中,只有寒邪与湿邪为阴邪,寒湿兼挟,对人体生命的原动力——阳气,损伤最大,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最大。
寒湿从何而来?一方面,与人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关;另一方面,日常不良生活习惯等造成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寒湿内生。比如,气候寒冷,阴雨连绵,久居湿地,感而得之;暴饮暴食,过食生冷难消化之物,滥用寒凉药物,使脾阳受损,运化水湿功能失职;平素贪凉喜冷,露营夜宿,使寒湿之气入侵;经常熬夜,致阳不归根;长期过劳,房事过度,精气耗散;久坐少动,忧思郁结,使阳气难以生发等。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寒湿相聚为病,也有一个由浅入深、从轻到重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人体寒湿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寒湿在体表。寒湿之邪在肌肤腠理,位置较为表浅,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瘙痒,或麻木不仁,或反复湿疹,或头脸油腻,脸色苍白,轻微怕冷,舌淡白等。这个阶段多为体内寒湿初起,病程尚浅,应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注意保暖,勿涉水淋雨,饮食宜清淡,少食冷饮、肥腻之品,不暴饮暴食,不熬夜,规律运动,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等,以免寒湿之邪继续“壮大”。还可以摄入一些温热护阳之品,如羊肉、牛肉、乌鸡、桂圆、胡桃、核桃、栗子、大枣等,或用艾灸、按摩推拿、热水泡脚等相对温和的中医外治法调理体质。
寒湿在肌肉。寒湿之邪进一步加重,阻遏卫气,伺机突破皮毛,使肌肉受累。可见肢体沉重,肌肉、关节痹痛不适,遇寒更甚,得热则舒,肩颈困乏,腰膝酸软,脸色青白等。因“脾主肌肉四肢”,这类人多伴有食欲下降、胃脘冷痛、嗳气泛酸、大便稀溏、形体偏胖等脾阳不足等症状。此时病邪开始由浅入深,尤其要避免久坐少动,坚持体育锻炼,以舒筋活络,畅通气脉。通过锻炼活动四肢,增强肌肉,也可以健运脾阳,驱寒逐湿。可服用有温经止痛、祛湿散寒功效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独活寄生汤加减;外治法可采用中药泡脚、拔火罐、中药外熏,内外同治。
寒湿在骨骼。病邪深入骨骼,可见畏寒肢冷,严重者夏季也不能吹空调,“老寒腿”遇冷痛甚,关节炎变天就发作,手脚麻木,屈伸不利,行走无力,容易摔倒并导致骨折,全身乏力,下肢浮肿,脸色沉暗。中医讲,“肾主骨”,这类人往往伴有性欲冷淡,女性白带过多、月经不调、不孕,男性阳萎不举、小便清长、夜尿频繁等肾阳虚症状。日常生活起居,要顺应时令,防寒保暖,节制房事,以免损伤肾阳。在秋冬季节,要多晒太阳,最好晒头顶和背部督脉。同时,迈开腿,多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内服有温肾补阳、强筋健骨功效的中药、中成药或膏方,如壮腰健肾丸、龟鹿补肾丸等;外治法可采用温针灸、艾灸、药饼灸等方法。
寒湿在脏腑。阳气是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源泉,当寒湿深入人体脏腑时,阳气进一步受损,不能温养脏腑,各脏腑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功能,从而出现各种“障碍”。心阳亏虚时,会有胸闷、气短、心悸、精神怠倦等症状;肺气不足时,会出现咳喘无力、动则出汗、反复感冒等症状;肝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眼花、肢体麻木、神疲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状。因病邪深入体内,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治疗时间也相对较长,应由有经验的中医师辨明体质,对症治疗。如脾阳亏虚,可用人参健脾丸加减;肾阳不足,可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心气不足,可用生脉饮加减;脾阳不振,用附桂理中丸加减;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汤、逍遥丸加减等。同时,配合药膳、针灸、情志疗法等方法综合协同治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