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8月16日公布2023年获奖名单。柴继杰、周俭民、赵忠贤、陈仙辉、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等8位科学家因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分获“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柴继杰、周俭民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获得“生命科学奖”。
据粮农组织估计,植物病虫害若不加以防治,每年可造成全球粮食产量损失近40%。经过19年的合作和努力,柴继杰和周俭民确立了由免疫受体激活的抗病小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他们发现抗病小体是由免疫受体蛋白在识别病原体效应子后形成的多组分复合体,并发现这种复合体通过形成钙离子通道引起植物免疫反应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感染。这个发现将带来更好的植物病害控制方法。
赵忠贤、陈仙辉因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
超导体作为一种量子材料,其独特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特性,在能源、信息、医疗、交通和电力等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赵忠贤和陈仙辉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和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高温超导材料主要有两大类:铜氧化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在铜氧化物方面,赵忠贤带领团队发现了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在铁基超导体方面,陈仙辉研究组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麦克米兰极限之上,证明铁基超导体确实是非常规的高温超导体,而赵忠贤研究组创造并保持了在块状材料中超导转变温度的记录。在提高超导转变温度的同时,赵忠贤和陈仙辉对于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做了大量系统性的研究推动高温超导领域的发展。
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因提出深度残差学习,为人工智能做出了基础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深度神经网络推动了人工智能的革命和发展。其中,增加神经网络的深度是在许多人工智能应用中带来突破性进展的关键。获奖团队提出了深度残差学习,促成了多个突破性的成果。
据悉,未来科学大奖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于2016年共同发起,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725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2023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10月首次在中国香港举行,70多位来自全球9个国家的世界级科学家,将在科学峰会上共同探讨前沿科学议题,分享最尖端的科学资讯和前瞻视角。(金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