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458: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忘带作业,怎么办?
文章来源于一线教师丁爸 ,作者丁立占
(资料图片)
来自一则家长的提问:
里面有两个问题,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孩子丢三落四,忘记作业怎么办?
其实不仅是家长,连我们老师都是很头痛,一些孩子老是忘带东西。
特别是最近已经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了,需要携带的资料相对较多,一上课,总有一些孩子资料是不带的,问问孩子,孩子说找不到,或者说忘在家里了。
老规矩,我就直接上方法。
这里我啰嗦一句,这几年,我都在我这个小号上答复一些家长的提问,按照正常答复流程,开始肯定需要分析原因,再根据原因提出假设,最后才是一些落地方法。
不过,大家可能也发现了,我的答复一直以来都是直接上方法,并且方法也是用几个小点展开。
为什么会这样。
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我每天能够写作的时间并不长,大约40-60分钟左右,每次字数大约在1000-1500左右。思来想去,答复文章,就直接上核心内容——方法。
不过除了一些方法,我可能也会重点讲一些思考角度。
好了,开始。
1、家长不要包办。
有些孩子为什么总是养不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总是不知道要把自己的东西带着。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背后有”勤劳“的家长,每一次上学都会帮孩子准备好。
家长越准备,孩子自己准备的能力就越弱。
孩子觉得,没关系,反正我爸爸妈妈会帮我整理的。
还有不断地提醒,其实也是让孩子自我放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事情,你早上定很多闹钟,你迟到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原因就在于你的潜意识里面,想着那么多闹钟反正会提醒我的,我再多睡一会没关系。但是只有一个闹钟,或者没有闹钟,或者第二天有很重要的事情,大概率上你会早早起来。这个不是闹钟要你起来,是你自己把自己叫醒。
回到家长提醒孩子记得带自己东西这件事情上,道理也是一样的。
家长的多次、反复提醒,反而会削弱孩子整理的内驱力。
孩子的潜意识中会这样想:
没关系的,我自己不记得没关系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在边上提醒我。
所以一开始家长就要放手。
特别是孩子刚刚入学,一定让孩子自己整理。
别拍孩子整理不好,都是有一个过程的。
孩子东西没带,就让给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老师会批评的。
同时,孩子自己东西没也没有办法完成一些学习任务,自己也会觉得很麻烦。
孩子自己没有做好,最好的提醒方式不是来自于家长的唠叨,而是来自于真实事件的“教训”。
所以在培养孩子带好自己东西这件事情上。
家长要有两种意识:
第一,就是学会放手,别插手,让孩子自己整理。
第二,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培养孩子记住携带自己物品的方法。
1、开放式提问。
在孩子刚开始养成携带自己物品这个习惯的时候。
很多家长可能会直接采用提醒的方式。
早上要出门了,就马上提醒孩子,什么东西没带,赶紧让孩子带上。
不过,我们需要更改提醒方式。
把直接告知,改为开放式提问。
问孩子:
今天需要携带什么东西呢?
你有什么方法让自己记住携带自己的东西或者把东西从学校带回来。
直接告知,是灌输,主动权在大人这边。
开放提问,是点燃,主动权给了孩子。
2、头脑风暴。
上面说到,开放式提问,是把主动权给孩子。
那么接下来的头脑风暴,则是彻底把主动权给了孩子。
让孩子头脑风暴,最关键是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方案,不做评判。
问孩子每天上学之前,怎么做才能把东西带齐。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孩子可能会说:
写一张便签贴在门口。
每一次列一个清单,每一次携带一样东西,就打勾。
反正就是让孩子自己想。
想玩之后,选择一两个方法,开始实践。
边实践,边调整。
最后一周之后,坐下来和孩子一起讨论复盘,看看方法还可以怎么更新。
3、及时肯定。
孩子开始实践一些方法之后,家长开始要关注孩子的闪光时刻。
所谓闪光时刻,就是关注孩子做到这件事情的时候。
两个场景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当孩子持续做到一段时间。家长就要及时肯定了。
怎么肯定。
可以采用一个表扬公式:
描述细节+表达感受+明确意义。
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这一段时间,妈妈看到你每天晚上睡觉之后,都用作业清单把需要携带的作业全部核对一遍,妈妈为你感到高兴,看来你已经养成了自己核对作业的习惯。希望你能够坚持这个习惯,它会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可以自己做主。
第二,当孩子已经忘记带一些东西,但是又很快想起来了。
这其实属于习惯养成的临界状态。忘记了又想起来了。
这样的场景肯定不陌生:
出门不久,孩子突然想起有一样东西没带,马上赶回家。
这个时候,问孩子怎么想起来的。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因为此时是孩子自己想起来的,是自主意识。问孩子怎么想起来,就是在强化孩子的自主意识。
标签: